提问:古玉丰富的沁色,素来备受历代收藏者的青睐。在满足审美愉悦的同时,也为古玉鉴赏者打开了一扇辨别真伪的古玉之门。今天再次与知名古玉收藏鉴赏家张慧先生见面,来谈谈这方面的话题。张先生做个概述吧?
回答:好的。在中国,玉文化从旧石器时代绵延至今,已有8000多年历史。从兴隆洼的淡绿色玉玦,到红山文化绿色的C型龙,再到良渚文化鸡骨白的玉琮。古玉记录了人类生活的进步和岁月的变迁。
神玉时代,玉器代表巫觋与神沟通的灵媒;王玉时代,它象征至高无上的王权;礼玉时代,它代表君子如玉的品格。美玉作为人类精神和美好事物的象征,伴随着人类的每个发展阶段。
玉文化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——红山文化的玉龙、玉鹰,良渚文化的玉琮、玉璧,商周的玉刀、玉戈,春秋的剑饰、带钩,汉代的瑞兽,唐宋的花鸟发簪,元明清的大件玉雕,特别是清代,雕琢艺术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,为中华玉文化添增了绚丽的色彩。
古玉在传承的过程中,由于受到埋藏环境、地理气候、矿物质和有机物沁染、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,有各种斑驳绚烂的非原生态色彩出现,我们称之为沁色。由于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质不同,埋藏时间长短不同,古玉上的沁色也不尽相同,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。
清代的陈原心在《玉纪》中,对玉器的沁色进行了详细的分类,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诸色受沁之源难以深考,总名之曰十三彩” ,就是极言其色彩之多。一般来说,我国的北方土壤多呈碱性,玉器沁色多为黄色土沁;南方土壤湿润呈酸性,玉器上的沁色则多为白色水沁。而古玉出土之后,经过人体的盘玩,其体内的物质成分由于受到人气的滋养,玉性又会慢慢复苏,从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发生奇妙的变化,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丰富色彩。
提问:古玉的沁色主要有哪些种类?
回答:古玉常见的沁色有水沁-白色,朱砂沁-红色,土沁-土褐色和红色,水银沁-黑色,铁沁-暗红色,铜沁-绿色。出土之玉常见沁色,分别有白色雾状的水沁、黄色的土沁、黑色的水银沁、绿色的铜沁,是由于玉器晶体表面布满细微裂隙,有机物或金属元素沁入,就会产生沁色。前人对沁色的误导,如:“地火沁、血尸古”等说法,均属于缺乏科学基本知识的无稽之谈。
提问:这些沁色是怎样形成的?大致形态有几种?
回答:玉器之沁色需经千百年才能形成,由于入土之后所处壤质有别,时间长短不同,玉质不同,受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。南方地湿,玉器易受沁变质;北方较干燥,受沁较浅,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。受沁时,玉器表面会遭破坏,浅者为蚀斑——起伏不平者为“桔皮纹”,深入玉中者为蚀孔——“土咬”,局部受侵蚀严重,朽烂如枯骨、膏泥者——“唐烂斑”,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见,故有此称。玉质较脆弱的纹路或裂绺处更易受沁,形成沁纹——颜色较深,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,且沁纹多呈凹陷现象。牛毛纹:沁纹呈同向排列,状如牛毛般细密;乱柴纹:沁纹如树枝状结构延伸;蚂蚁脚:沁纹呈不规则网状,细如蚁迹,在20倍放大镜下,均可见凹陷现象,而人为火烧纹,纹路生硬,大多如放射状;钉金沁:受沁处呈点状凹陷,铁锈般的黄褐沁色沉积,有如钉状;在黑漆古玉上,往往有根须般并有凹陷的沁痕,黑色中还会透出赭红色,侧光观察可见闪闪发光的晶点,俗称“苍蝇翅”,这是玉质晶体解理出现的折光现象。
在红山文化、良渚文化的古玉上经常可以见到;在石灰沁古玉上,往往有一圈参差错落且钙化的“包浆”,并可见未受沁处的玉质;在水沁古玉上,特点是沁色部分呈白色,而且异常干结。
彩沁的沁纹与蚀斑处通常更为明显,呈色深浅层次很自然,两种以上沁色,常会发生颜色取代与覆盖现象,比如黑色覆盖红色、红色取代土沁色、水沁覆盖糖沁色等;水银沁则呈块状,而与周围沁色截然分明,至于比较好的玉质,从“开窗见地”处往里看,沁层更有立体感。
提问:各种沁色都有哪些称谓?它们的具体视觉效果怎样呈现?
回答:明清以来,文人墨客对古玉收藏趋之若鹜,对古玉沁色的描述多端,虽然现在看来未必十分科学,但从历代古玉收藏家的角度来看,确是形象、质朴的表述,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了古玩行的“切口”,成为了代代相传的独门秘诀。为此整理了若干前人对古玉沁色的总结,不同沁色的称谓及表现,在此供藏友们参考比照。
古玉长期埋藏于土中,受土侵蚀较轻的称“土蚀”或“土锈”,较重的称“土浸”或“土斑”。一般入土时间长的古玉,其“土锈”“土斑”用刀也刮不掉,因为含沙性的土已经渗到了玉的肌理中,并与玉合而为一了。
受黄土沁的古玉颜色如栗子黄;受松香沁的古玉色如蜜蜡,呈淡黄色;受靛青沁的古玉色如青天,这是由于服装上的靛蓝深入到玉的纹理;受血沁的古玉颜色赤红,称“枣皮红”,色深的称“酱瓣紫”;受铜沁的古玉色如翡翠,称“鹦哥绿”,这是因为铜器入土后,产生铜绿,如果玉器在它边上,铜绿就深入其中,出土复原后色泽比翠更加娇嫩滋润;受地火影响的古玉则都变成白色,谓之“鸡骨白”、“象牙白”、“鱼肚白”等;受石灰沁的古玉呈淡绯色,经过盘玩后,色如晚霞一样光彩夺目。而水银沁有地中水银沁和殉葬水银沁之分,殉葬水银沁又有大坑、小坑之别。地中水银沁的古玉,呈黄白色或微黑、微青的颜色;大坑水银沁的古玉,呈黑漆色;小坑水银沁的颜色则在黑的深度和广度上比大坑要逊色;大则连成一片,小则成块分布,更有的像线一样细,这些都是因玉质纹理坚密的不同和所处环境不同而有区别,但均具有色泽黝黑光亮的共性。
水银沁的成因及名称,观点各不相同。通常将黑色、棕黑色的沁色称之为水银沁。这件玉带钩(左上图)的水银沁颜色较深,沁痕也十分明显。
自然形成的沁色与玉浑然一体,色层复杂,叠压关系明显,玉器表面还兼有不同程度的自然氧化和磨损现象,形成独特的古玉皮壳。而假沁则多是浮在玉的表面,而且玉表也没有各种氧化和磨损现象。受沁的古玉,其沁色自然由深及浅,很有层次感——扩散沁色现象,尤其是在受沁与不受沁处之间、表里之间、此一沁色与彼一沁色之间,更易分别。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,不会因刻痕而中断,否则即有“老玉新工”之嫌。
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,其中的刻痕或孔内也当呈同一沁色,或因沉积较深而色稍重,而不受沁处的刻痕或孔隙内,则多有粉状白化,或呈原玉色。有沁色或质变处,透光性通常会比原玉质开窗处差很多,甚至不透光。刻工比较繁复的地方,比打磨光滑的平面更容易受沁、变质,沁色也会比较深,但与周围沁色之间有所过渡,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内俱呈深色,则多为染色作旧。
提问:这些色彩斑斓的古玉沁色的确令人赏心悦目,能具体讲一讲它们的形成机理吗?懂得这些,可能对古玉发烧友的收藏实践有所裨益。
回答:研究这个问题很复杂,我在大学所学是与化学有关的专业,所以在收藏实践中能够学以致用。古玉沁色形成的原因多端,大多是玉器在埋藏环境中长期与水、土壤以及其他质相接触,由于水或矿物质侵蚀玉体,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。古玉的选材多为透闪石和蛇纹石,从晶体结构看,它们都是含水矿物。晶体中的阳离子钙、铁、镁都是活性离子,在土壤中玉器埋藏的酸碱强度不同,容易造成阳离子和碱基的流失,由表及里,程度不同,因而导致玉器的结构疏松,土壤中的三价铁元素渗透进入,形成各种颜色的次生色——沁色,而且在表面往往形成膜状、胶状的碳酸钙、褐铁矿、高岭石、叶腊石等次生矿物。
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,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。一般来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,沁色也会重。但也有例外,如商代妇好墓出土的这件白玉刻刀(左上图),虽历经3000多年,仍是沁色全无。
也有考古学家在一些清代墓葬里发现了受到较重浸蚀的玉器和翡翠。上述案例表明,古玉沁色不管东南西北,会受到埋藏环境中的水文条件、自然气候、随葬品种类等的影响,形成原因非常复杂,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。 (受访人:张慧,知名古玉收藏鉴赏家)